美国教育|10个误区传说与真相
1 美国的课堂轻松
传说:
在中国,听说美国的课堂都特别轻松。在课堂上,可以玩手机,没有老师管。上课时间短,只有几节课,下午放学早,没有早自修晚自习假期补课,甚至连考试都没有,简直就是天堂!
真相:
然而,到了美国后,我发现实际不是这样的!手机在课堂依旧是不能出现的,如果在课堂玩手机被没收了,还会被送到训导主任办公室,会被打电话回家叫家长来开会!考试没有也是假的。小考一个星期一次,测验无数,大考一个月一次,天天上课抄一大堆笔记,回家还有许多作业!跟想象真是天壤之别!
2 美国的课程简单
传说:
在中国,听说美国的课程简单,数学课就学加减乘除,中文课就教上下左右过春节吃饺子,这么简单谁不会,我是学霸我怕谁。
真相:
来到美国高中,我才发现,原来加减乘除是给弱智的特殊教育学生读的;上下左右过春节吃饺子是给不懂中文的 ABC 和老美学的。我学的数学深得要命,我读的中文连我在国内的小伙伴都说难,我做的中文作业连我在国内的语文老师都不会做。也是啊,国内的语文课本哪里会像我们这样,既学鲁迅又学金庸;既学巴金又学严歌苓;您知道莫言跟高行健的小说技巧跟美国哪个小说家类似吗?您知道比喻跟比拟的区别吗?您知道怎样用“拈连”跟“移就”这两种修辞吗?……
好吧,您是学霸,这些都会,算你狠;但是我担保您的语文老师肯定不知道原来“双声”叫做” alliteration”,而“叠韵”叫做”assonance” 吧?好,您的语文老师也是英语老师,我担保她绝对不会知道” aposiopesis” 是“跳脱”这种修辞法!还有那些叫做“AP”课的大学先修课,连学霸都要超级汗的,难得要命!以后,谁说美国的课程简单,我直接跟谁急!
3 美国的午餐好吃
传说:
在中国,听说美国学校的午餐很丰富,非常好吃。(重要的是免费的!!难怪国内的富豪们争先恐后跑来美国!)主食肯定有牛排,意大利面,还有好吃的青菜搭配,既健康又管饱。喝的当然就是我们最爱的可乐了!至于甜品,一块美味的奶油蛋糕,为休闲的午餐时间增添一份甜蜜蜜的感觉!其它?直接想象天天免费吃如同国内的必胜客那样的西餐就好了。
真相:
我又来揭露真相了!看到美国学校的午餐我就崩溃了!说好的牛排呢?可乐呢?“塔可”是什么鬼?肿么在中国的“塔可钟”从来没见过?
还有,表示一开始我不知道那些像翔的不明物体是神马,后来才知道是墨西哥餐的豆酱,要多难吃有多难吃,尼玛黑暗料理么?
可乐在校园里面甚至是不能出现的,因为含糖,政府怕未来的国家主人年纪小小就得糖尿病,于是禁止在校园提供或者出售含糖饮料,不仅汽水可乐,连苹果汁都不能出现。青菜只能是生沙拉,当然不能有那种好吃的沙拉酱,因为不健康。分量非常少,因为怕学生吃饱了就会肥胖。可是,小学生跟高中生同样的分量;男生跟女生同样的分量,难道我们是机器人吗?
4 美国学校的设备先进
传说:
想象中,在美国的课堂上,都是人手一台苹果最新的电脑,即使没有人手一台电脑,至少也人手一部最新的 iPad Pro 吧?美国不是高科技独执牛耳的国家吗?苹果和微软不是在美国吗?如此高科技的国家,中国当然望尘莫及,来到美国,当然就可以好好享受一下啦!上课偷懒还可以玩玩电脑,如此幸福,又贵又出名的电脑上课用,真的好期待啊!
真相:
来到美国之后,我欣喜地期待上学的时光,那一人发一台的苹果电脑!可是,事实让我又一次失望啦!学校的电脑竟然是十年前的!!有的还用巨大的那种15寸显示屏,可能都有30年了。我们用电脑要到电脑室,启动一台电脑的时间,我在微信已经跟同学聊了十分钟天了。学校好多课室还是用黑板的,老师用粉笔!!
他们坚持原始的手写方法来教书,他们竟然根本就没听说过什么叫“课件”!!也对哈,几百块美元一套的微软办公室软件,老师的工资又不高,谁买得起啊?美国也没盗版软件的对不对?美国老师上课还用一种古董,叫” overhead projector”,让我对科技如此“发达”的美国大开眼界啦,这个东西是用一块塑料纸,上面用笔写了要教的东西,然后放在上面,通过光线反射,投影到银幕上面的。
老师写完一段,然后就用湿布把写在塑料纸上的字擦掉,然后再写。哇,这种“高科技”,让我对落后的美国简直崇拜得五体投地!我真是超级怀念我的母校那高大上的教学楼,那现代化的电脑投影和老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那专业化的科学实验室……
美国哪里先进了?明明比中国落后起码五十年好不好?看着好多不会用电脑的美国老师,用最纯朴的方法教导着我们,而且,还教出了每年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我再也不相信传言了!
5 美国是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家
传说:
美国人人平等,好像天堂,所以中国人才哭着抢着扑来美国。学校人人都拿 A,个个都开心。
真相:
美国学校里面的欺凌很严重,白人欺负黑人,黑人欺负中国人,黑社会争地盘,组织学生卖淫贩卖毒品……老师也有任性的,想给 A 就给 A,想给你 F 就 F,人人平等真是一个笑话。种族歧视仍然存在!
6 美国进名牌大学很容易
传说:
很多家长送小朋友来美国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全世界最好的大学都在美国,我们早点来美国读书,上美国的常春藤就容易啦!就等于北京的孩子比兰州的孩子容易上清华北大一样,美国旧金山的孩子当然也比北京的孩子容易上哈佛吧?
真相:
来到美国,上那种蓝翔技校那样的学校(比如“清泉学院”)都不容易呢,还敢想哈佛?不用考试的“市立大学”,社区大学,年满十八岁就人人都能上,交钱就能上的野鸡大学克莱恩学院也有啊,你确定来美国就上那种大学?假如想进好点的大学,在美国反而比在中国更难进,因为美国好大学的招生官在招美国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多元文化,不能只招中国人,要考虑我们将来是否能成为美国未来的领导人,于是,我们要想办法做义工,当领袖,去扶贫救弱担任国会议员的助理。
这种事情我们这些小留学生和新移民能做到吗?假如家里不是美国长期财雄势大的家族,有机会去当神马议员助理吗?可是,美国大学招生官到中国去招生,当然就全部招中国人,而且也不需要考虑将来这些从中国招来的人能否成为美国的未来领导人。我们这些在美国的华人,想上美国名校,只能拼成绩,赚人品,靠上帝佛祖保佑了。
7 美国道德素质教育好
传说:
美国教育是素质教育,美国人的素质高,道德好,都是美国教育出来的。美国学生文明斯文讲礼貌。
真相:
美国很多学生都敢当着老师面用粗言秽语骂老师。美国学生道德败坏,只要不违反法律,都没问题,更加没人去教育他们,因为美国的公立学校是禁止进行道德教育的。
8 在美国学英语学得快
传说:
来美国之前,背单词是每一个中国学生的最大梦魇。大家都觉得只要来到美国,这个讲英语的国度,英语能力就会一日千里,背单词记语法会成为历史。
真相:
来到美国,我发现原来学得快的是广州话!我们学校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国人,中国人之中大部分是来自广东的移民,再加上来自香港和澳门的移民同学,他们都说广州话,于是,说各种其他方言的外省同学很快就学会了广州话,尤其在一些学校里面,中文双语教育就是用广州话进行的,老师上课就讲广州话,听不懂的外省同学,过了几个月就学会了,毕竟是中文,比英语容易多啦!
然后,在学校里面,中国同学当然是在一起玩了,中国人在一起,谁敢说英语的,不被人嘲笑装2才怪呢!我们玩微信,玩 QQ,刷微博,连facebook都是刷中文的,看电视也是中国的节目,玩中文游戏,上中文网,一到街上就是中国人开的大排档茶餐厅吃烤串臭豆腐……现在都全球化了,50年前的中国人来到美国,就跟中国完全隔绝了,只好学英语,融入美国的文化。现在我们在美国旧金山生活,除了地点不一样,所有生活习惯和方式都跟在中国的时候一模一样,学英语学得快?我只能呵呵了。
9 美国有很多课余时间,很多有趣的课外活动
传说:
美国学生因为功课轻松,所以有很多课余时间,可以玩很多有趣的课外活动。
真相:
有很多课余时间的是不读书的美国学生好不好。你用脚指头思考都能想得出来:一个从中国来的学生,高中才来到美国,英语就已经落后美国学生起码十年了,即使一天当两天用,也要追五年才追得上,美国高中才读四年,有可能有很多课余时间吗?
另外,美国的学霸虽然很快就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是要上好大学,自己要给自己加料,要上补习班,要参加各种国际竞赛,要到大学里面去修大学的课程,让自己在申请大学的时候竞争力更强,要想办法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哪里会有课余时间?至于“有趣的课外活动”,美国那些有钱的世家子弟可以跟着他们的父兄筹款,打高尔夫,击剑,在游艇上主持救济非洲灾民的慈善活动,我们这些新移民有这个本事吗?
10 美国学生很自由,可以谈恋爱,不会被班主任说“早恋”
传说:
美国学生很自由,尤其是性的方面更是自由世界;谈恋爱当然就不会有人管。
真相:
这个传说部分是真的:美国的老师不会管学生恋爱,甚至会鼓励学生谈恋爱(称为“约会”,不是中国人所认为的那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但是,谈恋爱,至少要“谈”吧?我们有时间吗?跟在中国不同,美国学校的成绩评定不是根据一次考试来决定的,每一份作业,每一次考试的成绩,都是升大学的时候的评估标准。
一个学生,偶尔考一两次试考得好并不困难,可是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都是满分,就不容易了。美国为什么会有世界最好的大学而中国没有?答案就是美国这些最好的大学招生的时候,挑选的学生不仅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学的每一门课所做的每一份作业,每一次考试都是满分,任何的入学统考比如 SAT,ACT 之类的都满分,提前学的大学课程也满分,而且,还参加国际竞赛得奖,有空参加各种课外的运动,参加各种课外的研究,参加各种课外的义工,多年如一日……能做到这样的人,会有时间谈恋爱吗?每天能睡超过3个小时已经不错了吧?这样的人,已经不能用“学霸”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学“神”了吧?
总结一下:
美国教育的传说,其实很多都是中国的童鞋们想象出来的,或者同学们没有真正生活在美国呀!假如来美国看看,真的在美国的公立学校读几年书,就知道怎么回事啦!
文章来源: 方帆/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