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批評「平權」華裔教授因言獲罪,所謂的「平權」其實是為了平等而拋棄平等

獨立宣言中說 「人皆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定,美國人有自由發表任何主張和意見的權利,這種言論自由不受權力機構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報復。當我們覺得「平等」出現問題而自由發言時,會受到「平等」的對待嗎?

華裔教授因言獲罪

匹斯堡大學時報的報道說,2020年8月11日, 匹茲堡大學醫學院(UPMC)心臟病專家兼醫學華裔副教授Norman Wang因為在論文中批評醫學領域的平權行動,遭到該大學的撤職和打壓。

批評「平權」華裔教授因言獲罪,所謂的「平權」其實是為了平等而拋棄平等<

這篇論文3月24日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王教授說了什麼「大逆不道」的話呢?

王教授說,「美國醫學界,通過多樣性,包容性和平等的AA平權扶持行動的努力很大部分上是不成功的,這是因為高等教育機構中使用族裔和種族的錄取標準限制了合格的申請人數量和合法的競爭」。平權行動造成一些族裔的受益人相對較弱的學業起步,許多人沒有完成他們預期的課程,或沒有學術成就,無緣成為學業佼佼者,和有吸引力的就業候選人。

他還說:「最終,所有有志於醫學和心臟病學專業的人都必須根據個人學術而不是種族和民族身份作為錄取的評估依據。」王還在論文中說,「沒有可以公認的經驗證據或者推論來支持「多樣性挽救生命(diversity saves lives)」這一口號。

他在總結中說:「不應為短期的人口統計數而去犧牲掉我們長期的學術解決方案和卓越的表現。」

他還建議,到2028年,大學和醫學院入學的種族和族裔偏好應該被消除。

8月6日,匹斯堡大學衛生科學部門副總兼醫學院院長印度籍的Anantha Shekhar 對文中的觀點進行了否定。

批評「平權」華裔教授因言獲罪,所謂的「平權」其實是為了平等而拋棄平等

他在Twitter上發表聲明說:「最近,一家同行評審的期刊發表了一篇由大學社區成員撰寫的文章,表達了反對公平和包容性的觀點。」 「這些觀點沒有反映出匹茲堡大學及其醫學院的價值觀,也沒有反映出我們為公共利益傳播知識的驕傲追求。

他補充說,匹斯堡大學醫學院是一所頂尖的醫學院,「以身作則和引以為榮是我們不可掉以輕心的責任。」「作為一個機構和社區,我們不容忍任何種族主義或歧視,我們始終致力於為所有人提供一個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環境。

批評「平權」華裔教授因言獲罪,所謂的「平權」其實是為了平等而拋棄平等

「一石激起千層浪」,社交媒體上爆發強烈反對之後 ,王教授被強調「包容性和公平性」的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從其擔任的心血管專科醫生培訓項目主任的職位撤職,並取消其心臟病專家,醫學副教授的研究基金。《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也撤回了王教授的論文,稱該論文對多樣性和包容性有害,還稱不容忍任何種族主義或歧視,要致力於為所有人提供一個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環境。

社區人士指出,王教授發表的是一篇學術論文,是經過同行審閱的白皮書,不是隨便在推特上發牢騷。王引用了108篇學術研究成果,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跨度從1969年到2019年。他認為,多項研究表明,種族AA強推少數族裔學醫,導致成績不佳,輟學率居高不下,並沒有起到幫助少數族裔的目的。因此,所有立志醫學和主攻心臟病學的考生,必須擇優錄取,而不是根據種族和族裔來考量。

還有不少人認同王教授講的話,認為普通大學申請,醫學院申請AA或有積極效果。但申請頂級專業的專科培訓時,對心臟專科醫生的要求很高,沒有機會犯錯誤,所以個人能力與培訓機構的要求如果不匹配,對受訓者是很大的壓力,生長環境造成的劣勢通過努力彌補已足,能力的差距無法妥協。否則,會對受訓者個人造成摧毀自信的傷害。

有人在網上發起了請願活動,呼喚言論自由,目前簽字人數已經達到了六千多人。

批評「平權」華裔教授因言獲罪,所謂的「平權」其實是為了平等而拋棄平等

慈母多敗兒:平權之害

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倫斯托馬斯(Clarence Thomas)曾經講過他的經歷,他想要去的律師事務所幾乎都無視他的耶魯法學博士學位。

面試官認為,他是耶魯大學激進的平權補償政策(AA)的受益者,這些政策淡化對黑人學生的LSAT分數和成績的要求,針對性地質疑他的資格,並「懷疑我是否真的如成績顯示的那樣聰明」,托馬斯在他的回憶錄寫到。

批評「平權」華裔教授因言獲罪,所謂的「平權」其實是為了平等而拋棄平等

按照托馬斯的說法,耶魯的平權補償(AA)配額放寬了他的種族標準,以至於他的成就被輕看,不被上流社會承認。在這次經歷之後,托馬斯在他的博士學位旁邊貼上一張15美分的香煙貼紙,以示他去耶魯之錯。

也許他有點低估了他的精英法學院教育的價值。但他沒有低估像他這樣天才少數族裔學生所面臨的根本問題,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我們的教育文化重視表面的多元化,實際上卻是在損害那些本應該受益的人的利益。

《錯配效應》(The Mismatch Effect)一書的作者斯圖爾特泰勒(Stuart Taylor)寫道,哈佛大學和其他精英學校實施的這些種族平衡政策,雖然可能是善意的,但實際上可能對整個種族社區產生負面影響

批評「平權」華裔教授因言獲罪,所謂的「平權」其實是為了平等而拋棄平等

根據泰勒的研究,比如,那些「被匹配錯了 (mismatched)」的黑人學生,即如果學校不考慮種族因素就可能不會錄取的學生,即使被錄取進學校,相對於白人學生而言也會有超過2倍的可能性成為學校墊底的那20%學生。

法學院的黑人研究生無法通過律師資格考試的可能性是白人的四倍。他們在校園中的社會融合程度較低,畢業率也低於白人。

畢業後情況變得更糟。經濟學家道格·威廉姆斯(Doug Williams)201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有相似學歷的法學院畢業的黑人研究生在律師資格考試中的表現比他們的白人同行更差。

即使他將研究僅限於那些真正參加過律師資格考試的法學院畢業生,他發現黑人畢業生第一次參加律師資格考試就能通過的可能性也比白人低31%。

另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稱:美國全日制大學生中,只有41%的人能夠在4年內獲得學士學位,只有59%的人在6年內獲得學士學位。

UCB教授大衛·基普更是在他2019年8月份的新書《大學輟學醜聞》中指出:美國有3400萬25歲以上的人有大學學分、但沒有學位。也就是說,他們因為種種原因在獲得文憑之前輟學了。

批評「平權」華裔教授因言獲罪,所謂的「平權」其實是為了平等而拋棄平等

亞裔和白人學生比非裔和西班牙裔美國同學更有可能獲得學位。

2012年開始上大學的所有黑人學生中,只有41%的人在6年內獲得了學位。對西班牙裔學生來說,這是49.5%。

比爾蓋茨2017年就曾在他的博客上痛心寫下過這樣的一段話:

「喬治亞州立大學(GSU),一所服務於低收入和少數族裔學生的城市大學,GSU因慘淡的畢業率而苦苦掙扎。就在十多年前,GSU的整體畢業率為32%。在西班牙裔學生中,這一比例為22%。在非裔美國人中,為29%。如果沒有更多的畢業生,我們的國家將面臨技術工人短缺的問題,獲得脫貧機會的低收入家庭將越來越少。」

平權法案從本質上說,這種照顧其實也是對少數族裔的歧視和羞辱,是「上等人」對「下等人」的施捨之物,是一項帶有時代悲劇色彩的制度安排。這隻會讓黑人整體一直處於一個弱勢的地位:因為有平權法案的存在,黑人可以不需要達成其他族裔一樣的成果就能得到和其他族裔一樣的收穫,這就讓黑人群體非常依賴這個平權法案而失去了提升自己的動力,到頭來只能一直仰仗白人的施捨,自己無法靠自己站起來。

為了平等而拋棄平等

作為一種防止對「膚色、宗教、性別、性取向或民族出身」等少數群體造成歧視性傷害的一種手段,美國的「平權法案」在保護少數族裔利益、消除種族歧視、避免歷史倒退、促進社會融合等方面所發揮過的歷史作用當然無可爭辯,也無可替代。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平權法案」以膚色為標尺來維護社會正義和實現社會平等的做法必然要遭遇不斷增多的反對者的置疑和挑戰。

批評「平權」華裔教授因言獲罪,所謂的「平權」其實是為了平等而拋棄平等

「平權」的本意是「扶持」。「平權法案」遵守的原則是「弱勢優先」,意在用法律方式把廣大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少數族裔權利追討回來。為了消除當時「普遍流行」的種族歧視觀念,「平權法案」在就業、上學、治病等方面給黑人等少數民族以優先權。「平權法案」是對歷史的懺悔和修正,但它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反向歧視」,造成對占人口大多數的「主體民族」的傷害。無論是從當時還是今天的角度來看,「平權法案」都不是一個平等的法案。

準確地說,它是一項「為了實現平等而不得不拋棄平等」的法案。

為了讓黑人與白人平起平坐,為了增加黑人在政府機構、高等學府中的「代表席位」,法律規定他們應該獲得優先的機會和更好的條件。作為一種扶持性的政策,「平權法案」囿於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不得不採納「用新的不平等來修正舊的不平等」這樣明顯的矯枉過正的手段,從而讓剛剛被解開手銬腳鐐的人有能力與其他人站在同一條跑線上,從而讓美國社會從可怕的種族歧視和嚴重的社會矛盾中掙脫出來。

在「平權「運動這麼多年後,時代已經發生了變化,通過自身的努力,一個起跑線上的少數族裔之間也已經拉開了差距。

「平權法案」曾是美國「庶民的勝利」,是美國民權運動的豐碩成果。但它作為一項臨時性的補償政策,早已應該退出歷史舞台。它不該,也不可能成為一項永久性的法律。

批評「平權」華裔教授因言獲罪,所謂的「平權」其實是為了平等而拋棄平等

2018年7月3日,特朗普政府曾取消奧巴馬時期大學錄取指南(考慮種族因素來促進所謂的多樣化),敦促美國大學在招生過程中,不看種族,要求大學放棄將種族視作為促進多元化的指導方針來招生。但我們看到,一些民主黨政客們還在繼續用新的不平等來掩蓋舊的偏見,繼續用舊的種族矛盾來培育新的社會分裂

比如還在起訴中的哈佛大學歧視案,馬上要全民投票的加州的Prop 16法案,還有已經被判歧視的耶魯大學……美國大學的招生錄取標準與學生的膚色和種族直接相關——如此不可思議的現象就足以說明「平權法案」的危害。

種族的限制導致了亞裔學生只能「內部競爭」,導致了即使亞裔孩子分數高於黑人以及墨西哥人幾百分,還是要落選的結果。因為考慮種族因素,名額是有限的,好比說在大學招生的時候,亞裔的名額只有10個人,你身為華人,考的比黑人/墨西哥人甚至白人更高也沒用,你的競爭對手永遠就是那幾個和你一樣優秀、和你一樣要爭取這10個名額的華人。

「我們要做的不止是打開一道公平的大門,而是要我們全體公民都能夠從公平的大門下通過。」「所謂公平,不只是權力和理論,更是事實和結果。」——當我們再次聆聽歷史上美國的政治家們這類「永垂史冊的偉大發言」時,我們不禁要問,在這種「平權」下人人平等的精神何在?公平競爭的原則何在?

無論如何,一項以種族政策為基礎的國家政策,肯定背離了公平、平等和社會正義,也不可能促進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

請加入我們,反對Prop 16 !

捐款和支持請登錄:Stopprop16.org

本文由【南卡北卡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聖地呀GO,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